“请村民们注意,明天上午九点半,在村活动中心举行巾帼扶贫车间培训会,请妇女同志们积极准时参加!请村民们注意……”5月24日,武冈市司马冲镇杨梅村驻村帮扶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妇联、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村支两委成员召开的“关于引进扶贫车间”座谈会一结束,相关工作人员便联系到了衡阳市蒸湘腾跃工艺厂,并组织村里妇女于25日进行巾帼扶贫车间培训会。
25日上午,村民们一大早就来到村活动中心,说起培训会都充满了期待,纷纷表示“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学技术了”。现场,村民肖化军开着小车送妻子来到活动中心,“我是开货车的,一个月虽然能有几千元的收入,但妻子要在家带小孩,不能外出工作。昨天我妻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说一定要来参加培训,离家又近,用空余时间挣点钱补贴家用,我对她这个想法特别支持,所以今天特意送她来了。”
9点30分,开班典礼正式开始。村支书刘协华表示:“作为村支书,同时也作为妇女同志,非常乐意看到村里的妇女同志们积极参与到就业中来。通过技术培训,希望大家能在家门口把钱挣,提高生活质量,为建设美丽杨梅贡献自己的力量”。市妇联主席张菊云也鼓励村民们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妇女同志也要积极参与到就业浪潮中来。作为女性,要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学好一门技术,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庭地位。”
在大家的好奇与期盼中,5位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编织工艺。只见老师们用钩针对手中的毛线反复的平、锁、回、挑,不一会儿,一朵五瓣花就“诞生”在老师的手中,真可谓“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老师们说,小物件回收单价有几毛钱,大一点的有好几块钱,一个熟练的编织工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大伙听到这个价钱纷纷表示要加紧学习,争取早日熟练技术,做一个熟练的编织工。
贫困户王秋凤说:“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做过编织活,一个月大概三千元的收入,现在生了小孩,为了更好的让孩子成长而选择回到了家里,空有技术不能发挥。现在好了,加入这个扶贫车间后,我又可以重拾以前的技术,既能在家带孩子又能挣钱改善生活,这真是个好政策!”今年年过六旬的匡小翠抱着孙子来参加这个培训,但是由于年纪大视力不如以前了,觉得没能有机会做这针线活,感到惋惜,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儿媳一同来参加了培训,“如果前几年就有这个多好,我也可以做做,不过儿媳妇愿意学这个,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匡小翠说。
巾帼扶贫车间采用“上门培训、送料到家、按时收货”的一条龙式服务,属于居家式生产,不仅能让农村妇女能快速上手,做到足不出户把钱挣,还能解决“销路”难的问题。40余位妇女能在这里解决就业问题,每人每月能增收1200元。除此之外,杨梅村新引进的恒润电子厂扶贫车间也已经在施工当中,今年投产后,能提供30余个工作岗位,其中,能帮助1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 邓梓麒 报道)
来源:新武冈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