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复工复产前做到“六个一”
1、成立一套班子。
成立企业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企业法人负总责。
2、做好一套方案。
制定好企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3、摸清一个底子。
安排专人负责排查有湖北暴露史和与湖北人员密切接触史的“两史”人员情况。
4、备足好一批物资。
备足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防护物资。
5、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对厂房、办公室、食堂、厕所、宿舍、公用车辆等所有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6、准备好一间房子。
准备好一间临时隔离观察室。
二、生产过程中防护措施
1、实行封闭式管理。
尽量封闭不必要的通道,加强对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厂安岗应设置体温检测点和隔离区,每个进厂人员均须接受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引导入隔离室接受隔离观察,外来人员应同时进行有关信息登记。
2、不搞聚集性活动。
不召开员工大会、不开展集中培训。必开的会议和商务洽谈,要尽量减少会议规模,控制时间,会议结束后,场地、用具必须进行消毒。
3、建立返岗员工健康卡制度。
切实掌握本企业员工流动情况,尤其要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员实施重点追踪、重点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4、返厂“两史”人员的帮扶。
对目前人在湖北的企业员工和滞留在湖北以外的“两史”人员,参照湖北省规定同样延长假期,暂不返回武冈。确因工作需返回武冈的,需向行业主管单位报告,统一安排至政府指定地点进行隔离留观,留观期满体温检测正常后返厂工作,对滞留在外地的非“两史”人员,企业复工时体温检测正常后返厂工作。
5、进厂“入门五步法”。
员工实行戴口罩、量体温、看工牌、查身份证、承诺非“两史”人员签字“入门五步法”防疫措施。
6、勤通风换气。
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持车间空气流通,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关闭回风系统,建议全新风运行。提供集体住宿的用工企业要尽量降低员工住宿密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清洁与消毒。
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保持工作服、工作帽、座椅套等纺织物清洁,定期洗涤;对餐(饮)具定期消毒,要采取分餐分取措施,不聚餐、不集中用餐。
8、完善设施、备足卫生用品。
在工作和生活场所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9、多种形式开展员工健康教育。
线上、线下对全体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培训,培养员工良好卫生习惯和技能,提高防控意识,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10、垃圾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三、及时报告处置疫情
1、散发病例。
发现单个的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呕吐、结膜炎、皮疹等疑似症状的病例要立即停止上班,去医疗机构诊治。
2、聚集性疫情。
①在同一车间、班组或宿舍,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员工(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企业应立即向经开区、科工信局报告。
②个别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时。
③企业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企业应立即向经开区、科工信局报告。
3、上报单位和方式。
当出现符合上述规定报告情形时,企业法人应当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地区可报告乡镇卫生院)和企业主管部门报告;乡镇卫生院接到报告后初步核实后,应立即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企业法人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报出相关信息。
四、员工个人防护
1、企业员工进出办公场所和办公时,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装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2、加强手卫生措施,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尽量减少手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减少与他人接触,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3、在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嘛等症状时,要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五、各类企业疫情防控策略及措施
1、未发现病例企业。
要实施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采取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防控措施。
2、发现病例企业。
要实施内防外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采取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密切接触者管理、消毒等防控措施。
3、疫情播散企业。
要实施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采取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密切接触者管理、消毒、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防控措施。
编发:武冈市新闻中心
编辑:肖正彬
来源:新武冈
编辑:张世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