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湖北驰援两月有余,看见最近照片中的他——满头华发,疲惫明显。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但不变的是一个人目光里的坚定和内心的坚毅,一如他多年来对待医学的赤诚。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的天职!”
这位尽职尽责的他,就是武冈市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武冈援鄂医疗队队长——主任医师匡小波。
》》疫情当前 夫妻争着上前线
2019年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正月初三,武冈市人民医院办公微信群发出了驰援湖北征集令。匡小波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报了名。
驰援征集令一发出,同样在内心摩拳擦掌的,还有神经内科副主任、匡小波的妻子刘英。他知道了妻子的想法,认同妻子同样作为医生的天职本能,但他也担忧如果两人都去援鄂,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由谁照顾呢?家里不能一个顶梁柱都没有,因此他试图劝说妻子 “让我去湖北,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是男人。”
“你自己还有胃病忘记了?”
“胃病是小毛病,你在家照顾好儿子和老人。”
都说夫妻同心。他们都想着,现在疫情当前,正是需要医务人员挺身而出的时候。他们想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尽己所能,和大家一起抗击疫情。
平日里恩爱的夫妻,这次因为都想上抗疫一线而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还是身为丈夫的匡小波赢了。他的理由很充分,“我是感染科主任,去精英荟萃、群贤毕至的地方,趁机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带回家乡,有利医院感染科的发展建设。”拗不过丈夫的刘英,最后留在家中,在医院坚守岗位。
》》临危受命 随叫随到的匡组长
正月初四,武冈市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于当晚11点40抵达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医疗中心。来不及卸下路途的疲惫,匡小波和战友马上进入严谨有序的岗前培训,随后进入不同病区。匡小波所在的医疗队,分管东西区100多张床位,共分四个医疗组,他是第三组组长。
“匡组长,请你来看看40床。”
“匡组长,21床的血氧下降,请指示。”
“匡组长,15床的化验结果你看一下。”
他管理着8位医生,而他们组共管理100多名病人。身为组长,他既要顾虑大家的身体,做好合理科学排班,还要不时提醒大家加强职业防护。年轻的医生们遇到疑难问题,就来咨询请教他们的匡组长,他总是耐心的给大家解惑答疑,和大家一起认真探讨、仔细甄别。当发现新冠肺炎遇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衰、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时,他组织多学科合作,共同进行病例讨论,因人制宜选择专科专治,或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减轻年轻医生们的负担,他每天亲自开具医嘱,完善及修改病历。在病区,他经常带领医生们对重症患者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坚持中西医结合;他经常带领医生们刻苦钻研,学习不断更新的诊疗指南,努力攻克难题,提高治愈率。
“胃”能等,病人等不起……
“老人家,你今天感觉怎么样?”
“小王,今天呼吸轻松点吗?”
“李伯,你暂时还不能停氧。”
每天每次的查房,匡小波都要走到一个个患者身边,或握住他们的手,或亲拍他们的肩膀。他说,“我不怕和病毒零距离。我只希望用握手拍背这样的方式,给病痛中的他们传递一份温暖和力量。”
在大别山医疗中心,匡小波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要在4小时内,完成100多个病人的查房。了解他们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化验检查和阅读肺部CT改变等。许久没有上过夜班的他因体恤同事们的辛苦,主动申请和大家倒晚夜班。连续几个夜班下来,他明显感到体力不支,“骨头像散架了一样。”有好几次,同事们看到他不时按压腹部,大家这才知道他有胃病在身。当大家都劝他休息时,他却总是说,“没关系,我下班吃点胃药就好了,‘胃’可等,病人等不起啊……”
“您老要积极治疗,我们共同努力战病魔!”
面对新冠肺炎,患者们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有积极面对者,有焦虑害怕者,有悲观消极者,还有病人角色强化者。
在匡小波所管的病人中,有一位大妈,住院28天,已经达到出院标准。但因为害怕复发,她坚持不肯出院。匡小波多次来到她的床前,耐心反复的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为了打消患者的顾虑,他又陪同大妈复查核酸和肺部CT检查,终于让她放心开心的出院了。临行前,大妈乐呵呵的,一个劲的向匡小波竖起大拇指,“你们湖南的医生杠杠的!”
西24床,老年女性,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患者合并院内感染,反复高热,血氧饱和度最低只有50%。看着自己病情不见好转,老人家表现得极度悲观。她对匡小波说,“你别费力救我了,我活不成了。”匡小波听后心疼极了。他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鼓励她说,“老人家,我们就是来救治您的,我们一起努力!”同时他还想方设法联系上老人的家人,用亲情为老人加油。老人家的不良情绪终于一点点好转,开始积极配合。经过无创后有创呼吸机治疗,一系列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的病情一天天转危为安,顺利撤机、脱氧,最后康复出院。老人家感激的说,“是匡医生他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在匡小波管理的病人中,还收治了一位无名氏患者。当时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急需CT检查。见人手短缺,匡小波二话不说,亲自推平车用最快速度护送患者进行CT检查,又亲自将患者以最快速度转至ICU房。
他说,“病人平安我才能心安。身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抗疫在异乡 操心“老大哥”
作为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年长的他,还是大家心中不折不扣的老大哥。
驰援队伍中,大部分同事家中有老有小,一时离家久了,都难免想家。加之大家每天要面对抢救病人等不同突发情况,有碰到各种情况指标都不错的病人,突然急剧恶化而带给大家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带给战友们的心理创伤,这一切老大哥匡小波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放松大家紧绷的弦,他不时想法给大家准备“心灵鸡汤”,不时和战友交心谈心,经常询问大家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在他的积极引导和满满正能量带领下,大家很快进入角色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一个个有出彩的工作表现。
如今,匡小波和战友们已从湖北抗疫一线胜利而归。他说,回忆过去的两个多月在黄冈的日子,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一个个病人从危重症到重症到最后好转出院。那些穿防护服的憋闷感,长期带N95口罩和护目镜的压痛感,那些勒在脸上的压痕和高强度压力下工作的辛苦与疲惫,都会在看到病人出院的那一刻变得微不足道。他认定:与疫情狭路相逢,我们终是它的对手,必将战而胜之!
(邹叶琼 舒兰 杨群君)(编审 刘建波)
来源:新武冈
编辑:张世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