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是凝聚人心的文化纽带,也是推动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7月30日至8月2日,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举行,活动涵盖非遗美食、民俗体验、全民大联欢、健康跑等。围绕“山歌”主题打造文化大餐,以山歌节等节会为媒介,城步实现了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旅产业振兴,蹚出了一条“以歌润心、以文兴县”的新路。
动人山歌唱古今
文化城步最有“韵”
自古,长安营镇的苗侗先民便以山歌传情达意、赞美生活,唱山歌成为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城步,这个镶嵌在湖南省西南边陲的苗族自治县,在山歌界声名远扬。
时间跨越古今,城步山歌越唱越嘹亮。
如今,这曲调不仅未随时间褪色,反倒愈发嘹亮 ——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苗语版《苗岭飞歌》惊艳亮相,让城步山歌从苗乡飞向全国。
从春晚舞台到民族节庆,城步儿女处处留“声”。
每到农历六月六,是城步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当地百姓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摇”歌。非遗传承人和学生们精彩对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当地歌手对唱……身临其境,山歌荡漾,节庆里的城步,贯通古今,歌声“醉”人,韵味十足。
盛夏六月六,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城步唱响,吸引四方游客循歌而至,开启“乐在旅途、醉在其中”的夏日之旅。
开幕式上,山歌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原生态《又唱过山飘》流淌着古老韵味,非遗《与傩共舞》展现神秘人文,经典对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唤起共鸣,《山歌唱给世界听》架起国际桥梁,《苗岭新声代》唱响未来,《城步步步美》舞动城步风华。
整场演出以山歌为媒,熔铸原生腔调、多元文化与非遗精粹,时代新声与古老韵律同频共振,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沉浸其中的山歌盛宴。
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当代脉动。当8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天幕为画布勾勒壮丽图景,传统符号在科技加持下绽放新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民族风情街、丹口桃林村,还是火“出圈”的南山,都成为山歌节闪亮的舞台。“歌”与“城”相映成趣,诗意与远方在此交融。
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山歌节,让世界看见城步,也让城步拥抱世界,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共鸣中,奏响连接未来的乐章,也成了城步“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除山歌节外,城步还依托春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精心举办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和比赛活动。文化基因深植于城步的血脉之中,在节庆的舞台上焕发着持久的生命力。
激活文旅新业态
文化城步最可“感”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因和血脉,旅游是城市发展的窗口和名片。“山歌节”搭台,文旅唱戏,城步在歌声里兴业,渐入佳境。
去年的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就带火夜经济,呈现“热闹非凡”“人潮如织”的名场景。
人潮涌进城步,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城步吊龙(舞)、城步油茶习俗、苗族杨家将传说、六月六山歌节、苗绣、木叶吹歌、庆鼓堂……细数起来,城步坐拥着18个国家、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悠久,非遗文化丰富,成为城步的鲜明“辨识度”,也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游城步,不仅有“歌声”的滋养,更有文化的滋润,而这正是当下文旅市场所稀缺的。
这些年来,在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等特色节会的带动下,城步深挖非遗“富矿”,做活“旅游+”,助推文旅产业持续兴起。比如,城步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创新路径,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电商”等模式,推动非遗文化与多产业融合。
苗绣非遗传承人伍前金积极培训农村留守妇女,大力发展苗绣产业,集专业苗绣设计、制作、销售融为一体,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市场运作巧妙结合,形成苗绣文化“研究+培训+产品开发销售+民俗文化旅游”的一条龙生态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南山大草原
同时,城步依托南山、两江峡谷、金童山等重点生态资源,把唱山歌、喝油茶、“庆鼓堂”等传统习俗融入“游”的场景,让特色文旅小镇不断涌现,于细节处讲好城步故事,唱响城步文旅大戏。
文旅供给跟着市场需求转,城步的“嗅觉”越来越灵敏。
高山红哨
当地紧跟“红色旅游”、研学游兴起的市场特点,用好南山草原等红色资源,投资400余万元对老山界、高山红哨升级改造,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条棉裤》《一张借条》《一盏马灯》等红军故事编集成册,编入山歌,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尽有故事,体现传唱的价值。
去年,中国首个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巫水河边月正圆》在城步诞生。此项目以巫江2.6公里河道为舞台,将3D投影、水幕秀、沉浸式剧场等科技手段与苗族文化深度融合,彰显城步的民俗文化之美、生态锦绣之美、英雄根脉之美。
游客的脚步,丈量出最真实的价值。今年“五一”假期,城步接待游客超过54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今年1至6月,城步累计接待游客336.93万人次,同比增长6.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8.4%。
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巫水河边月正圆》
游南山、品文化、唱山歌、观美景……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盛大上演,更多的游客正走进城步。把“南山流量”变成“城步留量”。
有人总结:“吃、买、玩”是现代人走向远方的三大动力。到了城步,还要加上一个“唱”字。一嗓穿透千重岭,心随云上踏歌行。山歌,是吸引人们走进城步的新动力。
如今的城步,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逐渐成熟,“一路山歌上南山”,借力六月六山歌节的带动,城步便有了更强的市场“磁力”。“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等招牌越擦越亮。
让歌声传唱更远
文化城步最有“力”
“摇”山歌,热在“六月六”,更在一年四季。这山歌不仅传唱着民族团结,更承载着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城步位于雪峰山脉与越城岭山脉交汇处,县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57座。群山曾为旅游设障,却挡不住发展的步伐——城步巧妙“破局”,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它借桂林山水之“形”,赋自身文化之“魂”:独一无二的红色基因、多彩民俗,与桂林的奇山秀水深度联姻,成功塑造“桂林看山水,城步品文化”的区域文旅新格局。城步实现了从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一展光华始见珍”的转变。
茅坪湖
这条路,不仅点亮了自身,更激活了周边,下活了区域文旅“一盘棋”。城步还精雕细琢,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文化旅游村镇,“一村一品”各展风采。新农村变身旅游大舞台,达到了“游在山水间,兴在乡土里”的效果。
如今,从“踏寻红色经典游”到“探秘苗俗体验游”,再到“逃离热浪清凉游”……6条精品线路精彩纷呈,全方位展示着城步的壮美风光、浓郁风情、厚重红韵与蓬勃的乡村振兴图景。
城步深知:旅游向阳生长,便能激活百业、强县富民!
城步吊龙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是文旅融合的必然答案,更是发展旅游的金钥匙。千百年来,苗、侗、瑶等29个民族在此共生共荣,孕育了璀璨文化:山歌悠扬、油茶飘香、苗绣灵动、苗拳刚劲……1896处旅游资源,是城步沉甸甸的“文化家底”。这深厚的底蕴,正是城步旅游经济蓬勃生长的沃土与引擎。
当前,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已连续举办27届,年年有山歌,届届更精彩。城步从节会筹办到文旅产业布局、招商引资,让“文化味”与“烟火气”相融共生,为县域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香港商报湖南办事处
编辑:张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