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武冈市城市文明建设办公室常态化督查组,对水西门街道城市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该街道精准发力,深耕文明校园创建,优化便民基础设施,做到从校园到街区的文明新风与便民温度双线并进。
深耕“六个好”标准 文明校园育时代新人
走进水西门街道普岭社区辖区内的市展辉学校,文明气息扑面而来。学校将“领导班子建设好”放在首位,坚定有力的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为发展保驾护航。
“思想道德教育好”是核心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进入教材、课堂,更深深融入学生心灵。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志向。完善的德育体系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至各学科教学和日常行为规范中,《中小学生守则》落到实处,文明礼仪蔚然成风。同步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塑造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提供了坚实支撑。
校园内,“活动阵地好”成效显著。宣传橱窗、班级板报、文化墙等载体主题鲜明、常换常新;广播站、校刊、团队活动室等空间被充分激活,成为育人第二课堂。
“教师队伍好”是坚实基础,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师资培训与成长规划系统科学,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正助力学生成长。
“校园文化好”氛围浓郁,校训、校史被赋予新时代内涵,丰富多彩的文体、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让校园充满活力。
“校园环境好”是直观体现,安全、整洁、优美的校园与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共同构成了宜学的文明高地。
升级便民基础设施畅通民生“最后一步路”
城市文明建设不仅体现在校园内,更延伸至社区生活的细微之处。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题,水西门街道普岭社区积极回应,对武强路五金小区门口沿线进行了彻底改造。
昔日坑洼不平、坡度较高、人车混行的旧路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整、安全美观的崭新行人步道。这一变化虽看似细微,却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步道建成后,沿途店铺的经营环境也得到改善,推婴儿车的家长、散步的老人都能安心通行。这条步道不仅是一条便民路,更成为了连接社区居民情感、彰显城市管理温度的文明风景线。
问题待解决
在市展辉学校门口,人行道被大量学生骑行的电动车以及流动摊贩车占用,校门口警戒线区域也存在车辆违规停放、非法营运摩托车搭建伞棚等问题。此外,摊档车辆、物品和遍地油污进一步影响了环境。当前校园周边环境亟待全面整治。
文明校园建设与便民基础设施提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驱动着水西门街道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从培育未来的学子到服务当下的居民,街道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一份既有精神高度又有民生温度的文明答卷,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与街巷同时绚烂绽放。
同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水西门街道要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及学校方面,协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清理占道车辆、摊贩和违规停放现象,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行为,并督促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
来源:武冈市创文办
编辑:刘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