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继续用汗水巩固着脱贫攻坚成果,用奋斗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坚实有力的“领路人”、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群众满意的“贴心人”,不断推进各项惠民措施落地见效,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今年5月,詹永华被省监狱管理局派驻至双牌镇栗山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带领工作队,把驻点村当阵地,履职尽责,躬身实践,为建设美丽湖南增色添彩。
农村工作纷繁复杂,詹永华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力争帮扶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个困难群众,不回避任何一个民生问题。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对栗山社区987户农户进行了遍访,全面收集社情民意,真实了解栗山社区民生问题,帮群众所盼,扶百姓之难。
双牌镇栗山社区偏僻闭塞,老百姓种养出来的农副产品销不出,影响群众增产增收。詹永华协调后盾单位发动全系统开展消费帮扶,消费帮扶总金额超过100万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极大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防返贫监测,做好纾困解难工作。栗山社区有4户监测户和特困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他带领工作队员上门进行除险加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既是总的要求,更是驻村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詹永华积极主动谋划项目,致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帮扶计划落实落地,争当乡村振兴“引路人”。栗山社区因为缺水抛荒严重,他组织村民清理灌溉渠,协调各方维修山塘水库。他积极发动村民冬种,可是农村劳动力不足。他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投资20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机耕道1600米。投入90余万元,采购中型收割机、农用拖拉机、平板加挂车、油菜撒播一体机、拓荒机、农用无人机各1台,土地旋耕机2台,培训农机操作手和无人机操作手12名。机械化让冬种农业大幅提速,今年双牌镇栗山社区完成千亩油菜种植。村集体也拓荒200亩土地种上了油菜,仅此一项预计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今年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可增收30万元以上。
双牌镇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华武说:“省监狱管理局工作队是今年5月29日进驻我们社区的。在詹书记的带领下,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詹永华带领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真蹲实驻、真帮实促,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还少不了邓元泰镇圳源村的第一书记林少文。圳源村是我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他瞄准产业发展,联企帮村,发展千亩脐橙基地。林少文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决定将荒山荒坡用好用活。于是他与市工商联对接,争取将圳源村列入全市“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结对帮扶村,引进家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3600万元,立项开发了千亩脐橙基地。与150多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这些农户每年可增加12万元收入。同时解决村里50余人家门口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1.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针对基地交通不便的状况,林少文又多次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资金40万元,为基地新修了“产业路”。
做优特产,创建富硒独特品牌。圳源村表层土壤富含硒元素,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该村成立了圳源种养专业合作社,首期立项打造“百亩有机富硒大米基地”。林少文争取派出单位乡村振兴局的支持,先后投入34万元购买设备,建立富硒米精加工厂。富硒米经济价值每斤高达20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
引导创业,多方开辟致富门路。培养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林少文通过多方渠道,在安江农校联系了4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圳源村培育了6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兴办养猪场3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2个;创办犇隆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兴办养牛场1个,目前发展养牛100头。发展100头以上养羊户2户。
晏田乡荷花社区第一书记邓集斌一心扑在乡村振兴一线,团结社区“两委”建强基层党组织,发展特色产业,补齐工作短板,用实干践行使命担当。
聚焦优势产业,激发内生动力。邓集斌结合晏田乡的辣椒特色产业,争取资金12.5万元,建设嘉福辣椒加工厂。利用武冈、城步、新宁和绥宁供电公司等渠道,帮助脱贫户牵线搭桥销售辣椒制品、土鸡、菜籽油等农产品,销售额达16万元,惠及89户脱贫户。向派出单位武冈供电公司争取帮扶资金10400元,帮助5户监测户提高收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兴办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所期所盼。荷花社区有11个村民小组没有路灯,群众夜间出行极为不便。得知情况后,邓集斌立即拟写路灯安装申报书,将荷花社区纳入国网武冈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捐赠项目。目前,价值15万元的135盏太阳能路灯正在安装中。
“电力爱心超市”是国网武冈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国网赋能乡村工程·爱心助农行动”公益品牌中的重点项目。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国网武冈供电公司投资10.2万元,倾力打造荷花社区“电力爱心超市”。爱心超市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标上了相应的分值。村民们通过“以劳积分、以分换物、以物励志”的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美丽乡村建设。
驻村帮扶干实事 为民服务促振兴。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承载着每个村落、每个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见证着每名党员干部的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初审:邹叶琼丨二审:周维胜丨终审:肖晓锋
主办:武冈市融媒体中心
主管:中共武冈市委宣传部
声明:内容转载 请注明出处
来源:武冈融媒
作者:陈显怀 达文阳
编辑:邓宇
本文为武冈市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newswugang.cn/content/646756/60/1339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