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的三月,寒冬的萧瑟逐渐褪去。春雨过后的农家桥村,河水哗哗地流淌,两岸的柳树发出了新芽,白墙红瓦的村卫生室,掩映在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中,感觉特别显眼。3月29日,记者随机来到武冈农村走访,亲身感受到新建的村卫生室在守护村民健康的同时,给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喜人变化。
市里来了专家 看个病仅花1.4元
“村里的卫生室很实用,周围群众都信得过,因此来这里看病的村民非常多!”在邓元泰镇农家桥村卫生室,80岁的老村医陶素元高兴的跟记者说。
农家桥村卫生室就建在村学校后面,来这里看病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一大早,村医陶月红、市人民医院坐诊医师刘雪艳就忙开了。该村17组祝琳曦小朋友昨晚发烧、咳嗽,她奶奶今早用手推车带着孙女前来看病,经过仔细检查后,刘雪艳医师告诉这位年轻的奶奶,你孙女是急性支气管炎,给你开点药,回家多喝点开水就好了。村医陶月红则在一边看着人民医院的专家给小女孩做检查、写处方。市人民医院的医师来村卫生室坐诊,祝琳曦小朋友的奶奶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刚看完一个,农家桥村5组91岁的罗思球走了进来。这位老人看上去精神很好,身体不像有病,村医陶月红问:“罗爷爷,您哪里不舒服?”原来,罗思球老人患有老年性皮肤瘙痒,陶月红熟练的给老人打了一针抗过敏的针,还开了一盒“扑尔敏”。数钱时一算,抗过敏注射4元,扑尔敏一盒3元,总共7元,在村卫生室门诊可以报销80%,也就是说,罗爷爷看完这个病,仅花了1.4元。他高兴的说,现在的政策真的好,看病不贵,而且方便,村里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
106岁老妪在“家门口”轻松就医
当天中午,记者又来到离城较远的大甸镇栗山园村。这里的村卫生室建在分界岭,海拔较高,周边的风景也很美。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里,门诊、检测、留观、康复、药房、健康教育等主要功能室一应俱全。刚走进村卫生室,就见几位村里的老人围着一位穿白大褂的医师在问这问那。
“毛医生,我这几天肚子胀,吃不下东西,你给我检查一下!”毛建平是东安卫校毕业后担任了20多年的老村医,对村里人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坐在他面前的这个妇人叫张端英,生于1913年12月7日,今年已经有106岁高龄。张端英老人之所以高寿,跟村里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较好的医疗条件有关。她看完病后告诉记者,平时只要打个电话,或者隔三差五,毛医生就会来家里看她,今天天气好,家里离村卫生室也很近,她就出来走走,顺便到这里来问下肚子胀的情况……毛医生旁边,在该村坐诊的市人民医院王李平医师正在给76岁的欧丽英老人测血压、查病因。小小的村卫生室里,迎来送走一个个前来看病的村民。
2015年以来,武冈市以“健康按揭”的理念,投入1.05亿元,历时三年建成了29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全市农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今年,为尽可能地利用好标准化村卫生室,充分发挥其功能,市卫生健康局相继出台了《武冈市行政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考核方案》、《武冈市2019年村卫生室专家坐诊工作实施方案》,在对全市所有乡村医生实行“星级管理”的同时,从市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抽调274名医疗专家、骨干到村卫生室带班坐诊,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的家门口,真正方便了农村群众看病就医。
来源:红网武冈站
编辑:刘凡
本文为武冈市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newswugang.cn/content/2019/04/02/5294584.html